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校园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话变化:四十载惊涛拍岸 九万里风鹏正举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2-11

从1978年到2018年,四十年。它很漫长,近乎延续了半生;它又很短暂,就仿佛弹指之间,星星点点的平房就化作错落有致的摩登大楼。

四十年前,我们穿衣崇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四十年后,逢年换新衣已成为我们新的传统。四十年前,坊间流传“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四十年后,则是“米满仓,面满仓,鸡鸭鱼肉随便挑”。四十年前,乡村泥路高低不平寸步难行;四十年后,水泥路平整而宽阔,美丽乡村处处可见;四十年前,自行车都属于“三大件”;四十年后,满街都是小轿车……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回顾我们过往四十年,会惊奇地发现,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穿在身上的一幅历史画卷。

我们的父辈祖辈常常感叹孩子们生活的富足,多的是华美的衣裳,不需为穿衣而发愁。奶奶也会时常提起:“那时呀,衣服都是大哥穿了二哥穿,二哥穿了小弟穿,衣服裤子全补丁。”这都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今,我们的服饰已走出了黑灰时代,走向了个性化的前沿。从长袍、马褂到西装、T恤,从灰蓝白到色彩缤纷,从单一的棉布料到合成纤维;从呆板到个性,从闭塞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从自家出产到网上淘宝……这些数不尽的变化,无不展示着改革开放以来服饰的大变迁。

我们主张“文化自信,服装先行”。在国外先进服饰传入中国的同时,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开始越来越多,“中国风”席卷国际设计行业,“中国风”服装以一种时尚与现代的姿态登上国际服装舞台。

民以食为天。在那个尚不能解决温饱的年代,农民们不分昼夜地劳作。插秧、除草、施肥、防虫、收割……哪样不是亲力亲为。收成靠天,老人们日渐佝偻的背,便是那些艰难岁月的烙印。

时过境迁,“大锅饭”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收割机、灌溉机等农业设备大量出现,精准农业、绿色农业兴起,农民得到了真实惠,希望的田野终于被金黄的稻谷、新鲜的果蔬覆盖。

而今,每当我们驱车来到农村,远远便能瞧见那金黄的麦田。秋风徐徐,那麦浪仿佛要翻滚至天边。一台台收割机驶过,无数金黄的稻谷被细细的挑选、入库。看着这片象征希望的麦田,咀嚼着颗粒饱满的大米,我们是多么地自豪。而农民们,只需机械作业完毕,捧起那带着香气的麦粒,露出欣喜而又满足的笑容即可。

多少年,多少人,为了寻找居所而日夜奔波。从最初的福利房、房改房,到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房、产权房,住房制度悄然改变着。步入21世纪,人们的住房选择更多,高档住宅区、复式楼、别墅、公寓、廉租房等多种类型的房子雨后春笋般林立,我们“有所居”的梦想也终于实现。

彩电更是随着居所的变更而更新换代。父母常会提起他们年少时聚在村里看那台黑白电视的事。虽没有液晶电视清晰,也没有彩色的画面,但那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是他们无法忘怀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黑白电视机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平板电脑、声控开关、太阳能热水器等一些人工智能家电,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真正的便利,同时也昭示着改革开放的强劲势头。

犹记得我的奶奶曾说,改革开放前她卖棉花,需日夜兼程地划船,方能到达集市。父亲也曾提起,去城里上学的泥泞路颠簸而难行。那时就连拥有一辆“凤凰牌”的自行车,也算是一件“拉风”的事。可如今,小河里再无辛苦划船的船夫,唯有平直的乡村公路上平稳行驶的公交车、小轿车。

共享汽车、新能源汽车兴起,支付宝扫码即可乘车,城市地铁为人们青睐,高铁动车四通八达,飞机常于头顶快速飞过,得益于改革开放,我国的公共交通事业迅猛发展。泱泱大国,南北方,中西部被交通线路紧紧联系在一起。远客他乡的农民工,再也不必为如何归乡而发愁。而我们的高铁,更是走向了海外,成为了一张中国名片,展示着一个大国在速度上的提高,在质量上的飞跃。

四十年,光辉岁月弹指之间;四十年,中国大地沧桑巨变。改革春风已吹满地,新时代的弄潮儿们亦被这段峥嵘岁月惊艳。

四十年前,我们的祖父启梦,父辈筑梦,不断努力,不负初心,才有今日的成就。如今,便让我们接下这时代的接力棒,不断向前奔跑,圆中国梦,铸就下一个光辉四十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