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心理银行‘取款’了吗?”最近,这句话成为了浙江财经大学学生之间的问候方式。期末将至,为时一个学期的“定期存款”到期了。这个“定期存款”与金钱无关,只与梦想有关。
“心理银行”成立于2015年9月初。每学期定期开展“存款”业务活动。“存款人”在“业务员”指导下领取存款单,并在存款单写上自己新学期的具体目标和实现方法,可匿名,但匿名同学要留下联系方式。“业务员”收藏存款编号,并给“存款人”心理银行的存根。存款定期为一学期。实现目标就达到了储蓄升值的目的。学期结束前两三周,“存款人”凭借 “存折”来领取“存款单”。
“‘心理银行’旨在激励全校学生在各方面能够制定良好的规划,树立明确的目标,激励大家每天都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校团委负责人曹桢说。
“一开始是听了同学介绍非常好奇,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银行,但是当被冠上心理两个字的时候,我就很想来心理银行一探究竟。”刚写完一张银行存单的2015级英语专业学生周子伶说。在她的存单上,工工整整地写着:“专四以优通过,专八也过,力争考出雅思。” “把目标存在心理银行里,这能够让我时时记着自己的最初的志向并为之奋斗,很有帮助。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完成所有的目标并拿着我手中的存折来换回我的存款单。”心理银行发出的一张张薄薄的存款单虽然不涉及现实的金钱,但它们的价值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我们为大家保存梦想和承诺。存款定期为一学期,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就能将梦想和计划变为现实。实现目标就达到了梦想储蓄升值的目的,这也是我们的初衷。”周子伶说。
“更瘦更健康,少吃零食多运动。”2014级会计专业学生叶舒在“存款单”上写道。“我觉得心理银行更多的是承载了我的美好期望吧,将一些对生活、对自己的态度写下来存入银行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她说。
“希望家人能过上好日子,朋友们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每天都有好心情。“在心理银行写完存款单之后,实实在在地感觉到生活充满了正能量,原本在遇到挫折时很容易就放弃一个目标,但是一想到我已经把这个目标一笔一划地写下来存入了银行,这是一个非常正式的仪式。若是轻言放弃就太对不起自己了,所以即便再困难,我也会咬牙坚持。”2015级外国语学院学生张梦怡说。不仅仅局限于严谨的学术目标,任何积极向上的期许都值得被存入“心理银行”,只要怀着对学习、对生活的热情,梦想自然也会闪闪发光。
写完存款单后,同学们聚在一起分享自己写下的目标,一时气氛非常热烈。“心理银行”在储存梦想的同时也为这群有梦想有干劲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大家一起分享别人的进步,学习到别人的心得、态度。同时,“心理银行”活动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推广宣传后,也获得了众多同学的关注。会计专业学生张奕能同学在微信后台留言道:“这是一项非常新颖的活动,希望心理银行可以一直办下去,鼓励更多人写下目标,实现目标!”
“那时候我自己就有很多学习目标,但是苦于无法坚持,缺乏监督和激励的我有很多目标都无法达成。于是我就想创办一个心理银行,把目标白纸黑字地写下来,可以时时刻刻让我清楚地记得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心理银行”发起人裘筱益说。
成立不到一年,“心理银行”的“存款客户”日益壮大。从刚开始的八人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近百来人参加。从存款单反馈的统计数据看,近六成同学都能很好地实现目标,其余同学也都为目标付出了比从前更多的努力。
“心理银行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督促激励同学们实现在存款单上写下的目标,同时更是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大家坚持到底、不轻言放弃的韧劲,也希望每一位同学通过这样一次活动之后,都能脚踏实地去投入,去追求。梦想不只是说说而已,把具体实际的目标写下来并一步步实现它们,才是真正实现梦想的有效途径。”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徐晓东表示。
网址链接:http://www.zj.xinhuanet.com/zjqyInfo/20160603/3185124_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