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浙财新闻 > 正文

【聚焦综改·争创一流】创新务实协同高效全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来源:信息办 党校办                   发布时间:2023-05-24

开栏的话: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坚实保障。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校网特推出“争创一流•综合改革成就巡礼”系列报道,多维度、立体化地呈现学校各部门近年来深化综合改革,提升内在驱动力成效,总结凝练综合改革发展的好经验。


近年来,学校以深化综合改革为抓手,构建“1351”一体化数智校园架构,围绕数字校园“六个一”建设目标,以数据为驱动力,以数字化改革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局谋划  构建数字化改革“三驾马车”运行机制

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数字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数字化改革办公室,信息化分管校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建工作专班,定期召开数字化改革推进会。建立由党校办、机关党委、信息化办公室三方协调推进、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协同联动机制;通过明确任务工作计划、强化督察督办、工作进度晾晒等方式,压实各职能部门责任;开展数字赋能党建、教学科研、高校治理、社会服务等工作,全面推进学校数字化工作。

先后出台《浙江财经大学“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浙江财经大学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科学谋划学校未来3至5年数字化建设方案顶层设计;制订《浙江财经大学信息化管理办法》《浙江财经大学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办法》《浙江财经大学信息化数据资源管理办法》《浙江财经大学基础信息编码标准》《浙江财经大学校园卡管理办法》等文件,为开展信息化项目管理、数据资源应用、网络安全保障等各项业务提供规范操作流程,提升了管理效率。

实行信息化经费归口管理,由信息化办公室统筹管理全校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经费,将信息化重点项目的建设、应用和运维经费纳入部门预算,逐年提升信息化经费比例,形成信息化经费持续、稳定投入机制。同时,学校探索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创新与企业合作模式,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信息化项目实施项目制管理,实施项目“申报-立项-采购-实施-验收”全流程管理,重大项目抓好集中攻坚、合力推进、进度落实,确保项目成效。

夯实根基  坚持数字基建与数据治理双轮驱动

构建“混合云”基础资源服务平台,共部署10套服务器节点,包含1.6THz的CPU计算能力,196TB的硬盘容量和4.92TB的内存,已上线或迁移的虚拟化服务器达135台,形成学校新的网络服务资源服务及管理体系,实现一个平台、多类资源共建共享、业务持续性得以保障,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提供基础资源支撑。同时,完成下沙、文华两个校区校园网出口核心链路升级改造,出口带宽从4.6G提高至7.6G。

持续优化升级教学空间,创新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模式,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方位、全过程的深度融合,以教学空间、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方式为着眼点,全要素推进学校教学的数字化转型,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更好融合。

建成27间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集智慧教学、环境智慧调控及远程控制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室。应时而动,积极推进教学设备向交互式智能化方向升级,建成40间“轻量化”智慧教室。完善智慧教室集群的整体功能布局,充分利用楼宇空间,拓展公共学习空间。开辟4间公共研讨室及5处共享学习空间供师生学习研讨使用。将智慧教室与共享学习空间有机结合,形成具有财大特色的智慧学习空间。

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搭建并完善一体化教学平台“浙财学堂”。将智慧教学系统、在线考试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评价系统、资源库平台进行整合,实现覆盖教学、考试、管理、评价、资源教学全周期的综合教学平台。兼容网络学习(MOOC)、混合式学习场景,搭载“智播课堂”系统,支持授课直播、点播回放等多种课程观看模式。系统自动对授课过程录制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加载智能字幕,支持知识点词云,帮助学习者快速精准回顾课堂中关键知识点等内容。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赋能,引进“雨课堂”“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助力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增强教学过程的创造性和体验性,推动课堂教学发生深层次变革。帮助教师以具体数据为支撑评价教学情况,逐步形成“情况预知—过程评价—效果反馈”的教学闭环。

自2016年以来,学校深入推进数据治理工作,通过引用国家、行业标准代码及教育部实用代码等规范性文件,完成数据确权,确保“一数一源”;梳理学校数据资源目录,形成《浙江财经大学信息化数据标准集》;开展数据标准与核心业务专项治理行动,形成学校业务数据“一个库”、核心业务“一本账”。截至目前,学校数据中台共完成41个业务系统的全库数据对接,汇聚全校14749张业务表,入仓544张业务表,6964个数据项;开放人事、教务、科研、学工、财务、资产等20个数据子集,79个数据主题分类,数据共享接口累计已达774个,共享数据累计达2.78亿条,为一站式网上服务大厅、浙财学堂、审计数据报送、智慧党建、科研经费监督等83个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协同创新  打造“小切口、大场景”多跨场景应用

学校积极运用数据治理成果,用数据驱动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治理。2022年8月,学校推出“校园码”,打通校园消费、校园出入、宿舍门禁、场馆预约、图书借阅、电子成绩单打印等近20个场景,真正实现师生校园生活“一码通行”。上线“报到啦”应用,通过学生入校前线上报到完成身份核验、入学教育,完成信息预填等工作,入学报到当天,学生凭线上生成的报到通行码直接进入园区入住宿舍,提升新生报到便捷度。上线“上课啦”应用,及时精准的掌握学生上课情况,实现学业预警;上线“运动啦”应用,集成全校各类运动场馆信息,师生快捷方便的完成在线预约。

不断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工作,学校网上服务大厅已上线228项服务事项,总服务人数为3.81万人,服务次数为160.32万次。线上办事,不仅仅是把线下的业务“搬到”线上,更注重的业务流程的改造与优化。重塑新进教职工入职流程,将原有教职工入职报到需要跑10个部门、15个办事地点的复杂流程,整合优化为线上一件事联办,教职工只需在线上填写一次登记表,入职信息审核通过后,相关数据可同步推送到7个业务部门审核,最快3小时就可以办理完成入职报到,有效消除新进教师和部门“多头跑”“来回跑”“多次跑”的情况,切实提升新进教师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

温馨服务  打造让师生暖心的数智校园

坚持“主动、靠前、精准、优质”的服务理念,连续10年开展“信息化服务月”活动,以服务月为切入点,把全方位服务延伸到全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讲座、沙龙、调研活动,为提升服务精准度,还推出“服务菜单”,送服务上门举措,深入了解师生信息化需求,解决“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学校官微、“智慧财大”公众号、“小彩知道”、视频号等融媒体平台,向全校师生推广信息化应用成果;同时,设立“88321”信息化服务热线、AI客服“小彩,实时解答师生疑问,做到24小时服务不间断。

学校连续3年获评浙江省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2023年入选全省第一批数字教育试点校。改革实施以来,学校2个项目入选全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创新试点项,3个应用入选2022年浙江省高校数字化改革成果巡,1个应用入选2022年全省教育领域衍生扩面特色应用成,“三对标”智慧党建应用作为全省高校仅有的5个创新案例之一在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上进行交流。“毕业账单”、“最多跑一次”一站式服务大厅、浙财“安心指数”等多项服务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20余家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