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校园 > 正文

【记者手记】以数字记录日常 账簿背后是生活的温度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4-05-24

“还挺会花钱的,食堂的饭尊嘟很便宜!”“这一周在吃食上花费合理,外出游玩有必要滴,医院为了健康,安排花费合理,bingo!”……精致具象的图画、条目清晰的数字,趣味盎然的心得,一一呈现在一幅幅精美的一周账单上。这些账单见证了浙财学子在自己的一周记账之旅过程中对每日生活的记录,对自己长期以来的消费习惯的审视与收获,在一笔一划中拥抱生活的温度。

近日,记者注意到,财政税务学院开展了“我的一周账本”活动,学生可利用手账、卡片集等形式连续七天对自己的收支情况进行记录,借此了解自己日常的花销明细,回顾分析自己的消费情况,从而进一步锻炼财务管理能力。

在收集上来的众多账单中,学生们一周支出最多的毫无疑问是饮食活动。“饮食费用是基本生活成本的体现”,就当下而言,大学生缺乏固定的生活来源,日常的花销开支不外乎是父母提供的生活费亦或是自己的兼职收入所得,因此难以实现不依靠父母的财务自由,尤其是在饮食活动的消费上,往往会倾向于食堂、外卖等相对节省的消费渠道。但同时学生们也不忘时不时地犒劳自己,也许是几包零食,也许是一杯奶茶,用这些小小的“犒赏与安慰”满足自己生活的小确幸。他们通过记账的方式记录自己的一日三餐,实际上也是在记录生活。

“周六睡懒觉没吃早饭要打”“去市三看皮肤了,不过姑姑请吃饭了嘻嘻”,数字的背后是暖心与温情的生活点滴。微笑的表情,轻松的话语,无不折射出学生心中对大学生活的精打细算,对过好每一天的热忱与珍视。

有得有失,方是生活本色。“目前大部分同学的记账意识都不强,希望通过我们的活动能够提升他们的记账意识。”活动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记账是生活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习惯,能够帮助厘清日常的收支明细。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总是抱怨“生活费不够花”。如何合理安排生活收支,成为一个大问题。活动能够培养学生们合理消费的意识,透过一笔笔开支明细,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

唱歌的鸭子,跳舞的小熊……可爱的漫画、贴纸加上每一笔支出旁滑稽的文字注释,无不是大学生们活泼风趣的内心写照,“健康可爱,没有眼袋”,他们用这样轻松幽默的方式纾解一天的压力,排遣心中的烦忧,对这些青葱少年们而言,也许多年之后再翻出这些账簿,透过简短的数字与小记,也能勾起对那段平淡却又不乏起伏的时光笔墨的回忆。

细节处见生活。也许在有的人看来,记账所记的只不过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但实际上数字也可以有浓厚的人情味。所谓有温度的生活不过是记录好每一刻琐细的当下。浙财学子将生活的每一刻趣事用文字和绘画的方式融入自己精心绘就的账单,让理财与生活巧妙结合,在一沓沓手绘的账簿中体悟生活的温度。

(记者:赵蕾、周恬西 编辑:赵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