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宋晓梧等六位专家在第二届中国经济学家高端论坛作主旨报告

来源:科研处 中国金融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8-05-03

本网讯 4月28日,由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我校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经济学家高端论坛在我校举行。论坛的主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与动力”。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宋晓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香港中文大学伟伦经济学讲座教授、经济学系系主任张俊森应邀作主旨报告。报告会由我校校长钟晓敏主持。

宋晓梧认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应当正确理解其中不平衡问题的诸多表现。他从城乡、区域、一次分配、二次分配等角度讨论了不平衡的具体内涵,并提出了以下四个未来发展的着力点: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城镇化进程;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替代经济增长衡量指标;提高低收入者的劳动报酬,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以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发挥二次分配缩小一次分配差距的作用。

贾康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出在初级阶段中国国情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要以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作为主要指标设计改革的方案,解决当前的经济难点问题。结合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他提出完善财税配套改革须理顺财政体制,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央地财政关系;同时健全地方税务体系,合理配置好地方税基,使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力相匹配。对于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相关的PPP项目模式,防范风险要做到“堵不如疏”。

高培勇表示,高质量发展实际上是一种重大的经济判断,研究工作要把落脚点放在宏观经济调控上。针对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一些新旧概念,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归结新概念。他从分析视角、发展理念、政策的主线索以及施策机制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解、积极财政政策的操作和赤字如何考量三个方面说明了新旧概念的区别。

黄群慧从现代化体系建设是保障高质量目标的基本逻辑为指引,论述了不平衡不充分的五个方面: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实体经济和区域经济之间,经济增长率与环境存在率之间,城乡不平衡。指出了目前的发展是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发展,应当从产业体系、区域体系、动力体系三个方面来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同时他认为建立并完善这三大体系有利于保障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可促进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何德旭从金融高质量发展是现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入手,提出应通过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来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并且对现代金融体系做了一个描述。他认为现代金融体系主要包含调控、组织、市场、监管和环境这五个体系。随后他提出了金融业的具体改革举措,包括要主动服务实体经济、回归金融本位,要防控金融风险和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等。何德旭指出我国要成为世界金融强国的具体内涵包括要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强、创新能力强、防控风险能力强以及国际影响力强等。

张俊森在肯定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指出这背后依旧存在着经济依赖于投资和外资拉动、发展依靠粗放型增长、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他表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存在于质量方面,为了摆脱上述情况他进一步提出了以下几个举措:发动创新引擎,走中国自己的创新之路,具体可以从改善创新环境、改革教育方式以及做好人才引进战略的角度入手;拉动内需来支撑稳定的增长;释放产能,让市场在解决过剩产能中起更多调节作用;提倡绿色发展,严格执行产业和环保标准;防范风险,尤其是防控房地产和金融风险。

(通讯员 武鑫 摄影 胡丹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