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财政税务学院张雷宝教授撰写的调研报告《疫情时期地方财政风险的叠加效应与化解建议,获省长袁家军肯定性批示。该成果在梳理疫情时期我省地方财政表现的基础上,着重剖析了地方财政面临的降税减费政策纵向和横向风险叠加、内需恢复缓慢与外需断崖式下滑风险叠加、“财政三角不可能”理论下地方显性和隐性支出风险叠加等多重风险困境,并提出了当前约束条件下化解地方财政风险叠加困境的若干建议和应对策略
本网讯 近日,由李占荣教授作为省政府参事调研组成员执笔撰写的调研报告《加强法治保障,推进我省数字政府“整体智治”》,获多位省领导批示。该调研报告对推进我省政府数字化转型、打造“整体智治”现代政府的法律法规供给等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网讯 近日,学校成立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该研究院依托创业学院,旨在探索建立高校专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和机制,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浙江实践和浙江经验。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人才和智力优势,着力打造好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这一平台,引导全省大学生走进乡村,用青春、智慧和创意为浙江的乡村振兴事业奋力实践。同时,以中国乡村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重点...
本网讯 近日,由中国金融研究院科研团队成员武鑫、黄功成、吴丹撰写的《疫情下小微企业惠企政策效果反馈调查与政策建议》发表在《浙江社科要报》2020年第86期上,并获省领导批示。该文分析了我省小微企业生存现状以及帮扶政策的效果,并提出了“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提高减免企业房租的政策优惠力度”“增加财税、社保政策的灵活性”“加强金融扶持政策的精准性”“顺势推动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等对策建议
本网讯 3月24日,工商管理学院陈惠雄教授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了题为《以积极人力资源管理引导员工复工复岗》的署名文章。文章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人民网、中国理论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经济网、新浪网及多个政府网站等纷纷进行了转载。该文章是陈惠雄教授长期研究快乐幸福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学上应用的一个新成果。陈惠雄教授结合抗击疫情背景下的复工复产问题首次提出了“积极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该概念是一...
本网讯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韩跃民副教授撰写的《全球生态贫困治理与“中国方案”》一文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11期,后被中文权威期刊《新华文摘》2020年第3期全文转载。该研究成果从多维视角探讨了全球治理中遇到的生态贫困问题,并从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探索保护生态环境与消除贫困相结合的绿色扶贫道路、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生态脱贫创新机制等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一重大时代问题的“中国方案”
本网讯 近日,由金融学院陈荣达教授领衔的省新型高校智库“金融创新与普惠金融研究中心”团队研究成果《“两战都要赢”战略部署下中小企业流动性风险统筹应对及长效防控机制研究》和《金融支持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的研究报告》获多位省领导肯定性批示。《“两战都要赢”战略部署下中小企业流动性风险统筹应对及长效防控机制研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巨大冲...
本网讯 近日,工商管理学院王建明教授组织完成的疫情研究成果《新冠肺炎疫情对民众消费行为模式的深远影响及其对策措施》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发表。该成果从多视角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行为模式产生的长期深远、广泛深入影响,并从政府和企业角度提出了应对消费行为模式变化可采取的对策措施。此外,《经济日报》还以《非接触式消费将迎来显著增长》为题,对王建明教授进行了专访。王建明教授就新冠肺炎疫情可...
本网讯 近日,公共管理学院教师莫玮俏撰写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研究成果《警惕疫后服务业发展的“时滞效应”及应对建议》,获省领导批示。该成果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后服务业发展的“时滞效应”,提出了“健全完善‘不接触’配送服务体系,多措并举引导释放有效消费需求”“同步抓好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全面提升服务业有效供给能力”“全力打好‘政策优惠+生产引导+信息传导’组合拳,稳住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创新推广‘零...
本网讯 近日,省总会计师协会税务咨询委员会举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主题沙龙,邀请来自政府部门、高校和企业界的20余位代表围绕减税降费主题,就我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纳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完善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我校财政税务学院司言武教授应邀参加此次主题沙龙活动。与会人员对现行社保政策口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社保政策地区执行差异、外来务工者、失地农民、城中村拆迁形成的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