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9日,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严加安应邀做客“菜园讲堂”第九讲,为我校师生带来“浅谈科学与艺术”主题讲座,揭开了科学与艺术深层联结的神秘面纱。校长、党委副书记魏江与严加安院士讲座前进行了亲切交流。

严加安,中国科学学院院士,国际概率论与随机分析领域知名学者,科研成就斐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华罗庚数学奖等。

魏江对严加安院士提出的“科学要和艺术融合”“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等理念给予了高度认同。他强调,这些理念与学校正在推进的“新财经战略”不谋而合,更与学校深耕本科教育的核心方向紧密契合。在“新财经战略”框架下,学校致力于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培育兼具科学思维、人文艺术素养与财经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强化人文艺术在学科领域中的作用,正是为了让学生在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中,拓展创新思维,提升综合素养,这不仅是“新财经战略”下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更是积极响应“全面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要求的关键举措。通过人文艺术与财经科技等学科的深度融合,学校正不断探索高质量教育教学路径,力求在“新财经战略”指引下,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发展、兼具专业能力与人文情怀的优秀人才,切实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育人实践的动力与方向。严加安对魏江的观点深表赞同,双方就教育理念、学科发展等展开了深入且富有前瞻性交流探讨。

严加安院士从《辞海》中“科学是知识体系、艺术是意识形态”定义出发,以“大道至简、大美天成”凝练二者共性,指出科学追求简洁真理、艺术展现自然纯粹之美。他通过法布尔《昆虫记》以诗化语言记录昆虫生态、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用文学力量推动环保变革、儒勒·凡尔纳科幻作品预言科技未来等例证,展现科学与艺术融合在科普及创意激发中的强大力量。谈及美育,他援引蔡元培“陶养感情”之说,结合自身经历表明艺术修养可优化科研选题视角、提升论著表达张力,呼吁科学界与艺术界加强对话。在AI与诗词解读环节,他既认可AI凭借数据算法在解读中表现的客观精准,又指出其缺乏人类直觉情感、格律创作多为词汇堆砌的局限,并以豆包与DeepSeek对其词作的差异化解读为例说明。此外,他还现场展示自己的诗词、书法作品,将科学感悟与艺术才情巧妙融合。整场讲座打破学科壁垒,深刻揭示科学与艺术“同源共生”的逻辑,以丰富例证、辩证思考和个人创作实例,为听众打开跨学科思辨的新视野,启发以融合思维观照学术与生活,在科学理性与艺术感性的交织中探寻创新灵感。
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意犹未尽,部分师生更是与严加安院士热烈互动,并提出疑问:人类对大脑的认知尚不透彻,是否因未发现类似“牛顿定律”的简洁基础理论,导致研究受限?严院士指出当前AI发展或为理解大脑提供新思路,强调自我训练可能激发创新,当代通识教育需融入美育,培养学生感性与理性平衡,激发创新思维突破传统经验依赖。

讲座由盈阳金融科技学院张文宇教授主持。他表示,严加安院士带领我们探索了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之美,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学校的“新财经战略”与“三风建设”,虽然AI让机器越来越像人,但人文与艺术让人更像人!本次讲堂也作为盈阳金融科技学院“家国天下”讲堂第一讲,该讲堂旨在通过学术大咖、业界领袖、行业翘楚系列讲座构成的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引导青年学生奋发成才,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盈阳金融科技学院党政班子成员,盈阳金融科技学院和金融学院等师生代表200余人聆听讲座。
(编辑: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