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24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江论坛(2025)在学校下沙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魏江,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董进才,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杨治出席论坛,政企专家和师生代表100余位参加论坛。开幕式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董直庆主持。

魏江在总结评论中表示,本次论坛议程丰富,内容充实,每个报告人围绕会议主题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让论坛实现“小范围、真交流”;他指出,管理研究需回归本质,反思使命,在注重科学方法的同时,也要避免陷入“为方法而方法”的误区,努力做能转化为课程教材、指导实践的成果。他鼓励参会的师生深入思考本次论坛各位专家的汇报内容,聚焦真问题、开展真研究,立足浙江民营经济和科技创新优势,以扎实的理论根基和敏锐的现实洞察,产出既回应国家战略需求、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科研成果。

董进才在致辞中指出,民营经济始终蕴藏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血脉,“杭州六小龙”的崛起也让我们看到了民营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竞争中的使命担当。学校作为省高水平建设高校,始终致力于推进“新财经战略”,精准推动经管学科与数字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组建数字创新管理团队,深耕数字经济、民营经济研究领域。本次论坛以“数智创新与管理驱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力求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框架、政策建议、场景方案等全面支撑,既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也是高校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杨治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民营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活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当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现在民营经济正面临全球产业链重构、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多重挑战和机遇,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分享杭州民营经济的成功经验,探讨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路径,为全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转型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和蓝图。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为中国管理学科的持续发展和中国民营企业的实践创新贡献新的智慧。

上午的主旨演讲由研究生院院长陈远高和管理学院副院长戴维奇主持。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程名望以“数智经济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从人类发展轨迹和中国发展轨迹两方面深入分析经济发展规律。提出数智经济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人类发展浪潮”,其中的核心要素是高端人才,而科学化、市场化、全球化则是中国发展的三大支柱。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贾利军以“从东方营销学谈胖东来的‘道德经’”为题,强调民营企业应贯彻正确的商品观、利润观、市场观和商人观,并基于东方营销学从时间规律与空间规律中总结出,企业应当学会顺势、造势,方能实现长足发展。杭州发改委营商环境和民营经济发展处处长范诗武以“杭州市以一流营商环境赋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为题,分享了杭州营商环境赋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路径与成效。杭州市通过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有温度的法治环境、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和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在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视民企和企业家为宝贵财富、发挥政策与改革叠加效应、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凯原法学院双聘教授魏文栋以“企业ESG与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为题,介绍了推动企业SDGs评价全球实践的方案以及已有研究进展,并针对绿色低碳供应链发展,提出绿色供应链应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其发展需政府主导和企业实践相结合。我校经济学院教授、党委宣传部部长王正新以“内生创新文化与经济增长”为题,指出创新文化是驱动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更为根本的内生因素,将创新文化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纳入分析框架有利于更全面地理解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并提出有效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的政策建议。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杨治以“人工智能对管理研究的挑战和对策”为题,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研究正从强调理论贡献向强调应用适配与效率转变,数据的重要性显著提升,但人工智能在管理研究应用中存在对数据高度依赖、面临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及解释性不足等局限。未来,人工智能将充分利用其技术能力解决传统管理问题、为研究问题提供有效补充,并推动创新性理论的产生。

下午的圆桌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詹文杰教授主持,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李振科以“同花顺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为题,介绍了同花顺AI发展历程,并重点讲解了同花顺数字化基座、产品系统和生态系统。李振科指出,同花顺公司的多次发展跃迁与公司充分利用基础大数据、抓住技术应用前沿有着紧密联系,而技术应用的突破主要依靠高端人才团队的攻坚克难,从而帮助公司抓住时代发展机遇。杭州每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美钟以“业财税数据一体化与数智应用”为题,从会计数字化变革路径、会计新架构的构建、数字会计人才成长蓝图、实时会计的打造等方面阐述了数字会计的现有进展和未来方向。魏美钟强调,会计共享的核心是数据共享,数据共享的基础是数据标准共享和IT平台共享,会计内控将融入业务流程中去,进而嵌入到业务信息系统中,成为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浙江正凯集团总裁朱国洋以“正道凯行,惟精惟新”为题,围绕民企高质量发展提出五个主要观点。朱国洋认为,“中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与“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应该是一回事,“高质量发展”是每一个产品、每一个产业的基本发展逻辑,多数中国企业应当在自己的主场上惟精惟新、追求极致,企业的数智变革应当是发展之翼而不是生存之本,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下企业管理既有可能走向启蒙运动式的突变,也有可能回归简单。新浪微博营销/区域发展事业部副总经理杨昆以“社交引爆X数智赋能”为题,提出“高热度”“够权威”“强裂变”三边生态优势构成微博专业影响力氛围和差异化价值,而微博的差异化价值通过“造声势”“强心智”“沉资产”帮助民营企业塑造新兴领域的领先形象、优化运营效率、形成可持续竞争壁垒,从而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午的主旨报告环节由《世界经济》编辑部编审宋志刚主持。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周康以“非竞争性要素投入下的投资与创新:来自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证据”为题,围绕中国企业数据,研究发现对于AI初创公司,被大型科技公司投资比其他没有数据优势公司的投资更有效地促进创新。这一研究减轻了人们对现有企业可能会扼杀AI初创公司创新的担忧,但也提出了另一个观点,即数据优势集中在大型技术公司和与之有联系的公司身上。我校管理学院教授倪文斌以“心性与组织创新”为题,阐释了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心性的内涵,提出将心性命题转化为管理实践,使组织成为精神共同体,并重点阐释了心性的组织创新基本观点以及“个体-组织-生态”基本过程,为企业实践提供了可行路径。

“期刊面对面”环节,《管理学报》《世界经济》《浙江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浙江学刊》《求是学刊》《商业研究》《财经论丛》等八家期刊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期刊定位和特色,强调论文写作应当注重新问题、新方法,建议师生从身边的问题、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国家政策方针出发进行选题。

董直庆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并指出本次论坛呈现出参会嘉宾身份多样、会议议程丰富。来自高校、政府、企业、期刊的不同参会嘉宾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对于大会主题的不同思考,论坛汇报精彩、讨论热烈、思考深入,为未来数智创新与管理驱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力量。

本次会议由《管理学报》杂志社发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和浙江财经大学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由浙江财经大学管理学院和数字创新与管理战略性学科团队承办,《世界经济》《浙江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浙江学刊》《求是学刊》《商业研究》《财经论丛》等杂志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协办。大会聚焦“数智创新与管理驱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议题,深入探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思维、新路径,对于推动民营经济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