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24日,由我校财政税务学院、中国税务杂志社《国际税收》编辑部、浙江省国际税收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新时代国际税收治理创新研讨会”在学校下沙校区成功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徐晓东,中国税务杂志社副总编辑程雪松,浙江省国际税收研究会会长劳晓峰等领导和专家出席研讨会。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税务部门及企业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参加会议。开幕式由财政税务学院院长付文林教授主持。

徐晓东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他表示,学校作为浙江省“双一流196工程”院校,长期深耕经管学科,并于2024年成功获批全国仅两所高校设立的“国际税收”专业,彰显学科领先地位。他指出,国际税收是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议题,本次研讨会旨在汇聚政产学研力量,深化国际税收研究与人才培养创新,为全球治理提供人才支撑。学校将携手中国税务杂志社《国际税收》编辑部及浙江省国际税收研究会,共建学术平台,打造国际税收领域“智库高地”,并呼吁各界专家为专业建设建言献策。

程雪松在致辞中对各位嘉宾拨冗参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当前国际税收格局正处于规则重塑和治理体系深刻变革期,本次研讨会恰逢其时,旨在汇聚多方智慧,推动中国方案融入全球税收治理体系。他表示,在国际国内新背景下,探索国际税收治理的创新路径,推动形成公平、可持续、现代化的国际税收规则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期待本次研讨会的研究成果能为优化数字经济时代的国际税收秩序提供借鉴参考和智识供给。

劳晓峰在致辞中代表研究会向出席论坛的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指出,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数字经济等新业态的出现,给跨境税收征管、国际税收合作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应以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继续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他对浙江财经大学国际税收系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期待更多研究者加入国际税收研究领域,共同推动税收制度和政策的改进与完善,为高水平改革开放提供税收推动力量。

本次会议是庆祝我校成立国际税收系和新增国际税收专业的学术活动之一,学校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张帆代表主办方介绍了国际税收专业设置背景,该专业依托国家战略需求与学校长期积累,以国际化、复合型为导向,通过高标准课程体系与师资配置,致力于培养能应对全球税收挑战的专业人才。本次会议主题研讨与交流环节分为上下两部分,共有14位嘉宾作主题发言。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旭红作题为《数字经济下跨境服务贸易的增值税研究》的主题发言。她深入探讨了跨境服务贸易增值税管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完善我国跨境服务贸易增值税管理的建议。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国际税收协定处副处长张瑾作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国际税收协调》的主题发言。她梳理了G20/OECD包容性框架与联合国近年来进行数字经济国际税收协调的一系列成果,并分析了近期各国的政策变化。她提出,当前国际税收协调有待进一步推进,各国相关税收政策存在不确定性,我国财税部门应继续积极参与多边协调,共同推动形成稳定的国际税收环境与国际税收规则体系,更好服务“走出去”企业。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国际税收研究室主任魏东方作题为《美国关税政策历史演进及评析》的主题发言。她详细阐述了美国关税政策历史演进的几个阶段。她认为,在美国200多年的经济发展史中,关税政策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都有着深刻影响。中汇税务事务所总经理、浙江省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方敬春作题为《关于税务师事务所走出去——东南亚国家税务服务研究》的主题发言。他分析了RCEP全面生效及东南亚各国税收优惠政策为跨境税务服务带来机遇,以及国内事务所面临多重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厦门大学教授朱炎生作题为《在国际税收治理中主权话语的应用》的主题发言。他提出当前国际税收治理体系面临大国博弈与主权平衡的双重挑战,并指出我国应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自身税收主权等建议。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处处长黄碧波作题为《“走出去”企业境外利润回流税收负担问题研讨》的主题发言。他指出,随着中企境外投资规模扩大,优化跨境税收政策成为促进资本回流的重点,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完善建议。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何杨作题为《关税冲击对中国高科技行业的影响及思考》的主题发言。她分析了新一轮加征关税的影响,她建议完善我国支持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普华永道上海分公司合伙人王桢梁作题为《“走出去”企业面临的国际税收挑战与应对》的主题发言。他表示未来十至二十年,对国际税收人才会有一个很大的需求,国际税收专业大有可为。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教务处处长罗秦作题为《全球最低税背景下的国际税收竞争新变化及思考》的主题发言。她分析了国际税收竞争的新动向,以及美国政策反复引发多边框架动荡等。天健税务师事务所合伙人胡赟作题为《跨境税务合规:全球治理新挑战与合规应对》的主题发言。她剖析了随着全球税收治理变革跨境企业经营的困境,并提出构建跨境税务合规体系的建议。毕马威中国税务合伙人陈展作题为《非居民间接转让中国公司股权的征税逻辑及与其他征税依据的协调》的主题发言。她建议企业合理设计投资架构,关注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避免在转让股权过程中遇到被重复征税等问题。浙江大学副教授康笛作题为《国际税收规则重塑对企业的全球行为影响》的主题发言。她介绍了国际税收规则重塑对企业融资行为、市场价格反应的潜在影响。税友集团数字财税研究院院长徐洲作题为《人工智能在智慧税务中的应用》的主题发言。他表示人工智能正深度赋能税务管理,推动“以数治税”进程。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国际税收系副主任郑家兴作题为《大国竞争背景下“双支柱”方案的全球进展与启示》的主题发言。他表示大国竞争加剧了规则制定的“寡头化”,对此,他提出中国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借助“一带一路”输出“金税工程”数字化经验等应对策略。


在总结致辞中,中国税务杂志社《国际税收》编辑部主任韩霖表示,国际税收规则重塑与数字经济变革互为驱动,需以“规则为纽带、技术为引擎、合作为桥梁”,构建有效、包容、透明的国际税收治理体系;政产学研各个方面应共同合作,促进国际税收事业蓬勃发展。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付文林表示,与会专家的发言都体现出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各方持续深化产学研联动,为中国特色国际税收治理体系贡献智慧与方案。

本次研讨会围绕国际税收规则重塑、税收征管数字化、跨境税务合规等国际税收领域关键议题,共同探讨国际税收治理前沿问题与创新路径,为应对全球税改挑战、参与国际税收治理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高效的国际税收治理体系注入了新动能。
(编辑: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