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财要闻

首页 > 浙财要闻 > 正文

本网讯 9月28日晚,2025级研究生新生“开学第一课”举行。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何贤杰围绕“进德修业,与时偕行”校训精神,为全体新生带来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时代视野的学术思政第一课。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及研究生辅导员参加活动。

何贤杰回顾了学校发展历程与研究生教育概况,从学界、业界、公益、文体等多维度,分享了刘志阔、张大汐、曹元凤、阎馨等研究生校友的先进事迹,并指出浙财学子不仅在学术科研中追求卓越,更在社会服务与个人成长中生动践行了“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的精神内核。

何贤杰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研究范式转型”,系统回顾了从实证科学、理论科学、计算科学到数据科学、科学智能的五大科研范式演进历程,结合数学、物理、生物、医药、芯片设计等领域的突破性案例,阐释了AI在推动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中的革命性作用;梳理了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观察法、统计分析法、科学实验法、数学方法与系统科学方法在不同学科的应用场景。

他结合学校学科特点,指出了“财经×科技”跨学科视野的重要性,并以金融、会计、市场营销、法学等学科为例,展现了AI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前景,鼓励同学们学习掌握好前沿AI工具,更好提升研究效率与创新能力。就“如何做研究”,何贤杰指出应兼具“其大无外”的宏观视野与“其小无内”的微观深度,并从选题聚焦、问题意识、文献阅读与学术写作等方面具体指导了学术研究的关键路径,为研究生新同学的学术成长指明了方向。

课程尾声,何贤杰援引“激活‘美好记忆’”的神经科学实验案例,寄语新生:“希望同学们在浙财留下温暖而深刻的美好记忆,让这段‘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精神滋养的岁月,成为你们内心深处的坚实底色,赋予你们从容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开学第一课”是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今年的新生入学教育首次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开展,依托“浙财学堂”平台开设了心理健康、安全反诈、职业规划、创新创业、培养奖助、文献资源、智慧校园等专题讲座,并引入了《中国研究生》杂志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等15所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线上共享资源,积极助力研究生新同学适应学业新阶段、启航研途新征程。


(通讯员:曹桂飞 编辑:车鹏 摄影:俞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