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28日,校史馆实践教学导师暨校史宣讲员聘任仪式在下沙校区图书馆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徐晓东,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东方学院党委书记申屠莉出席仪式。原浙江财经学院党委书记童本立教授出席仪式并受聘为校史馆首位实践教学导师暨校史宣讲员。校史馆讲解员、新生和青马班学员代表参加仪式。

徐晓东为童本立教授颁发校史馆实践教学导师暨校史宣讲员聘任证书
徐晓东在致辞中向受聘老教师代表童本立教授和校史馆讲解员队伍表达了感谢,他表示,校史是一所大学的文化根脉,校史馆不仅是展示学校建设成果的窗口,更是以文化人的“第二课堂”。要依托校史馆丰富的展陈资源,培养一支“懂历史、会传播、善创新”的宣讲队伍,持续深化浙江财经大学“使命文化”建设,为扎实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积蓄强大内生力量。他指出,老教师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亲身创造了学校从专科到大学的跨越,不仅是校史传承的“引路人”,也是文化宣讲的“活教材”,希望老教师能以亲身经历赋能青年一代,为学校建设发展继续发光发热。

童本立教授为在场师生上了第一堂校史讲解课。他从一张记录2003年浙江财经学院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成功的泛黄旧报纸出发,结合自身经历和现场展陈的文件、照片,深情讲述了“硕士学位授予权申请过程中克服了多少困难,获得了哪些方面的支持”“学校校训和校徽的由来与含义”“学校从1974年办学伊始变更过多少次校址”等诸多浙江财经大学校史中的特别故事,生动风趣的讲解引得现场掌声笑声不断。

学生们踊跃提问,气氛热烈,童本立教授一一道来,并寄语新生“把个人梦想写进浙财未来”。在场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老书记为榜样,做会讲、善讲、爱讲的新一代校史传播者。公管学院25级新生郭栩攸表示,这次培训让她印象深刻,校史不再是展板上展柜里平静客观的文字,而是变成了鲜活有温度的故事。会计学院24级会计专业学生任子歆谈到,此次参观让她意识到,了解学校传统、探寻校训由来,对大家而言不仅是 “知过往”,更能帮助清晰回答 “我是谁、从哪来” 的问题。青马班代表、22级财政学专业学生王凯斌聆听讲解后认为,讲解校史并非简单陈述学校发展历程,更要融入学校生活点滴,挖掘历史痕迹,这样的讲述才能真切打动人心。讲解队队员饶天野说:我们每个浙财人都应当是校史的宣讲员,铭记浙财历史,不忘我们的“来时路”。

本次活动是对“懂传承、有情怀”浙财人理念的一次生动践行。校史馆未来将持续推动老教师讲解校史,让更多师生走进校史馆,读懂学校50余年“经世济民”的初心,接力传承“浙财人”精神,续写浙江财经大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通讯员:李山缘 编辑: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