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会计学院紧扣“新财经战略”指引下会计教育改革发展系列重大课题,深入开展“使命文化年”建设,以多层次、全覆盖使命文化大讨论活动启迪思维、凝聚共识,深化使命、愿景、价值观等认识,“跳出会计看会计”;以“使命文化”为纽带链接过去、现在和未来,构建学院发展共同体,深化“为人而育”思路举措;以使命驱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着力探索“一生一方案”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长效发挥“跳出会计发展会计”成效。
解要义:让使命启智增慧
学院将“使命文化”大讨论作为改革破题、解放思想、凝聚共识的重要抓手,构建多层联动讨论体系,不断深化对学校使命、愿景、价值观和浙财精神时代内涵等的认识。学院党委谋划实施三轮大讨论活动方案,通过党委扩大会、教职工大会、学生座谈会、主题党团日活动等形式,深入学习研讨。广大师生不仅回顾了学校和学院51年的发展历程,也对未来5年、10年、25年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特别是对会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识。


在学院组织的专题研讨会上,校党委副书记徐晓东与学院师生代表共话使命与发展。大家一致认为,学校学院发展新时期迫切需重新思考使命文化,要进一步深化校训和浙财精神内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难题、转型发展,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系列答卷;要擦亮会计教育品牌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推动高质量发展。


融日常:让使命化育人文
学院结合“幸福·活力会院”文化建设,坚持“为人而育,以人文化人”理念,推动使命文化年工作深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学院工作全过程,构建日常养成教育闭环,让使命文化可感可学、入脑入心。


学院在邀请老党员开展“青春与青春的对话”等使命传承活动的基础上,2025年重点开展新进教职工、新生的校史院史教育,激发师生的使命责任,增强文化认同和归属感。在2025级新生教育中,学院邀请退休老教师杨鹰彪等为新同学讲授校史院史“第一课”,讲述学校从办学初期到推进“新财经战略”的关键节点,以及会计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的奋斗故事,让使命文化“有传承、有温度”。
学院还邀请广大校友、家长共同探讨学校学院使命愿景、价值观和会计教育改革发展等系列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财经大学及其会计学院,既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追求,也是我们深嵌浙江大地的发展需要。对于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中流砥柱人才,完善“一花一世界,一生一方案”个性化培养体系,大家也纷纷建言献策,讨论热烈。
见长效:让使命驱动发展
学院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结合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十五五”发展规划、“一院一策”改革方案等学院近期重点工作,推动“使命文化”转化为制度措施,促进学院向战略型组织转变,学院治理向使命驱动转型,不断提升学院治理现代化水平,奋力谱写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围绕“十五五”发展规划制定实施,学院坚持使命驱动,通过召开务虚会、专题研讨会等,深入探讨了会计学院和学科专业未来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在“数智×会计”“会计+产业”等改革方向上形成了广泛共识,明确了下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一生一方案”个性化培养方案思路举措。
秉承使命责任,学院启动实施“一院一策”改革方案编制工作,明确了改革重点方向是探索“一生一方案”培养新路径。同时,学院持续推进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各项改革工作,深入实施“一引一育一导”重点工程,明确了在高质量教材建设方面培育原创特色教材不少于5部等工作任务。
下一步,会计学院将巩固深化“使命文化年”建设成果,持续开展线上线下系列讨论活动,不断凝聚广大师生助推学校学院深化改革的智慧和力量,为“跳出会计发展会计”、培养更多“K+MAQ”型中流砥柱人才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活力。
(通讯员:杨子豪 编辑: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