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财要闻

首页 > 浙财要闻 > 正文

本网讯 自学校“使命文化年”建设启动以来,信智学院迅速响应,将“使命文化”大讨论作为凝聚共识、锤炼作风、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实地铸魂、实策赋能、实践搭台、实干争先的“四实”举措,将“浙财校训和精神”的文化内核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深入融合,为打造国内财经类高校一流计算机学院注入新动力。

实地铸魂,昂扬奋进“精气神”

“没想到在1985年《光明日报》刊登的浙财师资招聘启事里能看到‘电子计算机应用’学科教师招聘,40年前浙财便能与时俱进重视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真是走在了时代前列!”学院新进教师陈勇激动地说。作为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信智学院深挖校史精神富矿,传承精神血脉。今年9月,学院党委精心策划“传承使命·聚力前行”活动,将“使命文化”大讨论“搬进”校史馆,以“观校史、知院情、学经验、话感想”的方式,带领师生在影像和史料中感知“浙财精神”的脉动。活动还邀请从教25年的“校优秀共产党员”张后旗老师围绕教书育人、师德师风作专题分享,让“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的校训和“崇实创新”的文化基因深植人心。

9月,信智学院组织新进教师走进校史馆,砥砺初心使命

5月以来,学院聚焦“强国建设,浙财何为;一流财大,师生何为”主题,依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累计开展“使命文化”大讨论13次,覆盖师生450余人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振奋精神,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信智学院全体教职工、所属各级党团组织深入开展“使命文化”大讨论

实策赋能,锚定一流“坐标系”

面对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信智学院抢抓发展机遇,将“使命文化”大讨论与学院“十五五”规划工作紧密结合,组织召开多轮研讨会,全院教职工、校友等围绕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关键议题建言献策。在“新财经战略”指引下,学院确立了“计算机学科财经特色鲜明、人工智能与经管学科深度融合、部分学科方向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一流计算机学院”发展目标,探索实施“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与学校财税、经管传统优势学科产生积极“化学反应”,全面服务数字化改革、科技金融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校党委书记、校长魏江与信智学院签署全校首个“一院一策”改革协议

在深入推进学校首个“一院一策”改革中,学院大力实施“优秀人才聚智”工程,一年多来主动赴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开展招才宣讲5次,新引进博士10余名,其中文华百人计划人才5人。持续健全青年教师成长支持体系,举办人才成长座谈会,自主培育2名教师入选省级人才项目、3名教师连续5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多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和浙江省“尖兵”计划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学院全年横向课题合同总经费超1000万元,较往年大幅提升,创历史新高。

信智学院多次赴浙大等校引进人才,多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

实践搭台,贯通育人“全链条”

为更好培养具有前沿系统知识、高尚品德、出色能力、优良素质的中流砥柱型人才,信智学院立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创立“共享导师”育人体系,构建“学业—竞赛—创业—升学”四维支持模式。一是课程体系“实战化”,设立“共享导师”先锋岗,推动“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跨校企”集体备课。邀请企业专家入校分享授课,通过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将行业前沿项目融入学院“金课”教学。二是实训平台“前沿化”,建成“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仿真实训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教学平台,9月学院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建设项目顺利竣工,为学生科研实践提供优质保障。三是科研竞赛“常态化”,举办“数智钱潮”论坛、“博士讲堂”、机器人“重走长征路”、“新生杯”程序设计等竞赛活动30余场次,并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ACM、服务外包、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等高水平赛事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科研实践能力。

7月,信智学院创新项目在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斩获1金2银优异成绩

今年,学院本科生深造率超45%、硕士生升博率位列全校第一。2025年,学院在全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金奖1项、铜奖1项;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3名学生获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铜奖;在第16届“蓝桥杯”全国软件设计大赛浙江省赛与第25届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16项,省二等奖26项,省三等奖34项,《探索“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等多篇经验文章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报道。

信智学院推动学科竞赛、科研实践等深度融合,全力培养“K+MAQ”型人才

实干争先,汇聚发展“新动力”

使命文化,重在落实,成于实效。学院坚持将大讨论激发的内驱力转化为推动中心工作的强大执行力,引导师生将专业所学融入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的广阔实践,以实干实绩彰显使命担当。

6月30日,信智学院与钱塘区科技型企业签署人工智能产业党建共建协议,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

一是党建引领促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走访对接—共建协同—服务转化”三位一体社会服务机制,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带领专业教师“一周一走访”企业。今年以来密集走访物产中大国贸集团、杭州银行、新华三集团、景峰科技、耄智生物等企业20余家,并与钱塘区科技型企业签署了人工智能产业党建共建协议,通过校企党建深度融合,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二是先锋示范促成果。在学科攻坚、重大项目申报、专业竞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关键领域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青年突击队”。近五年学院累计立项国家级课题11项、省级课题24项,获批发明专利26个,在JCR一区发表论文130余篇。三是模式创新促活力。创新“AI+”思政工作模式,AIGC社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青”廉之歌》MV、《新财经·金生闪耀》等视频作品,全网累计播放量超10万次,有效提升文化宣传的吸引力和覆盖面。

信智学院党委持续深化全省高校党建“双创”培育创建成果,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智启未来,使命在肩。信智学院将继续以“使命文化”为指引,持续深化“四实”举措,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务实的作风、更奋进的姿态,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财经大学贡献信智力量!

(通讯员:陈心远 编辑: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