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财要闻

首页 > 浙财要闻 > 正文

本网讯 自学校“使命文化年”建设启动以来,艺术学院党委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锚定“校之大事”,深入思考“强国建设,浙财何为;一流财大,师生何为”,以“专题研讨凝共识、师生联动践使命、对标对表谋发展”三维路径协同发力,将使命文化建设融入党建引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全链条,为“十五五”期间建成富有浙江辨识度的“艺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特色学院筑牢精神根基、凝聚奋进力量。

党建引融聚共识,艺韵滋养筑根基

学院党委第一时间统筹部署,构建“党委统领、支部联动、全员参与”的大讨论格局,迅速掀起研讨热潮。全院10个系(办、中心)、6个师生党支部围绕“艺术学科的时代使命与担当”“新财经背景下艺术人才培养新路径”等核心议题,开展专题研讨20余场,实现师生全覆盖。通过思想碰撞,全院师生凝聚共识:浙财使命根植浙江、服务国家、面向全球,艺术学科当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为初心,在“新财经战略”引领下,培养兼具艺术素养、复合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理论武装与实践赋能双向发力,让使命文化落地生根。“艺样红”党建品牌持续焕彩,师生赴绍兴“枫桥经验”陈列馆、杭州大运河清廉文化展开展沉浸式研学,在红色文化与廉洁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深化省“百个艺术院系联村共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项目,党员师生带头深入乡村开展艺术乡建、公益美育等志愿服务,让艺术之花绽放在基层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师生同心践使命,艺彩纷呈显担当

学院以使命文化为引领,推动理论共识转化为实践成效,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领域彰显艺术学科特色。教育教学领域,聚焦“三风”建设,创新推行“无手机课堂”试点,覆盖5个专业,10月督导中到课率位居全校第四,教学质量稳居上游;举办视传专业优秀作业展(2003-2025)、“显影——摄影专业20周年特展”等艺术盛会,展现教学成果。科研创新方面,深化“设计+运营”“美术+经纪”学科体系,组建特色教研团队,新增“艺术十五讲”通识课程,获批省部级课题1项,在一级期刊发表论文1篇、艺术作品5幅;“金松论坛”持续升级,邀请行业大咖与学术专家进校园,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人才培养紧扣“K+MAQ”型高素质艺术人才目标,搭建“学涯初创”展卖会、校地毕业展等成果转化平台。1名学生代表学校参与浙江省国家奖学金特别评选,师生在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中斩获国家级、省级奖项50余项;组建美育志愿服务队,与周边中小学、社区联合举办“童真视界”艺术作品展,开展书画课堂等活动150余次,服务覆盖500余人次,获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让美育初心在实践中传承。社会服务立足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党员师生带队深入安吉鄣吴镇等地,以艺术创作赋能空间改造,推动毕业展与地方文旅深度融合,用专业所长为区域发展注入艺术活力。

标杆笃学谋长远,艺路前行启新程

学院以“使命文化”大讨论为契机,紧扣“十五五”发展规划,通过“师生研讨+对标分析”模式梳理发展脉络、明确前进方向。组织骨干力量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国内高水平兄弟院校,以及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等标杆企业专题考察,借鉴特色办学经验,聚焦艺科融合前沿,探索财经类高校艺术学科差异化发展路径。立足学校“新财经战略”优势,学院凝练核心使命:“立足艺术本体,深耕产业融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服务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确立“党建引融、错位突围、产教融合、创新驱动”四大发展战略。围绕“五新”体系建设,细化“十五五”重点任务,着力推动“艺术+科技”“艺术+财经”“艺术+文旅”深度融合,让艺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艺路漫漫,笃行不怠。艺术学院将持续以使命文化为精神纽带,深化“艺术+”融合创新路径,把使命担当融入办学治院全过程,让浙财精神在美育沃土中生根结果,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财经大学、打造富有浙江辨识度的艺术特色学院砥砺奋进、续写华章。

(通讯员:邓斯怡 编辑: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