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把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体系,11月25日,学校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校党委书记、校长魏江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董进才,校党委副书记程爽,宣传部、教务处负责人,校督导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辅导员以及钱塘区中小学教师代表参加备课会。

魏江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即将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高校回应时代使命、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举措。全体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着力推动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引领,依托学校财经学科优势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财经特色”的思政课程体系,凝心聚力打造政治坚定、学术精湛、作风优良的思政精兵,为思政课提质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支撑。要锚定“新财经”战略方向,实现全会精神与育人体系的高位对接;要聚焦“K+MAQ”型人才培养核心,确保价值引领贯穿教育全过程;要构建“大思政”协同格局,凝聚育人合力提升教学实效。

魏江作专题宣讲,结合诸暨山下湖珍珠产业“绿水产珠、珠链生金、金泽惠民”的生态经济转化生动案例,为思政课教师带来了一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的示范课。魏江从“小珍珠”看“大发展”,以山下湖珍珠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十五五”规划涉及的12项重大部署和“6个坚持”原则。他指出,珍珠产业从生态养殖到富民产业的转化过程,生动诠释了新发展理念在基层的实践创新,为理解全会精神提供了鲜活的地方样本。宣讲既系统梳理了全会精神的精髓要义,又创新性地探索了将重大战略部署转化为教学案例的有效路径,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示范。“要把抽象的理论讲鲜活,就要善于发现身边的“中国故事”。魏江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深挖浙江发展中的典型案例,用“小切口”解析“大道理”,将“十五五”规划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学生可感可知的生动素材。他从强化政治自觉、立足岗位职责、发挥优势特长等方面对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提出切实期待。要求全体思政课教师以此次备课会为契机,在“学深悟透”和“讲活用好”上下功夫,创新教学方法,让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情感温度”,切实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备课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华正学教授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谋划和策略安排》为题作专题导学。他从全会召开的内在机理、核心要义、方法论特色等方面进行系统解读,为后续备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学院候馨茹、高聪颖、李金鑫、杨晓帆、薛灵美五位老师,先后就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国近代史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进行课程教学思路汇报交流,相互探究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董进才在点评时充分肯定了《中国近代史纲要》授课“从历史逻辑出发,提出将全会精神与近现代中国制度探索历程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的设计思路,并建议进一步增加不同历史阶段关于发展的案例,有助于学生从历史维度深化对全会精神的理解,增强教学贴近性。
程爽充分肯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授课“聚焦理论逻辑,规划理论阐释与浙江案例、浙财案例结合教学路径”的教学思路,并指出要进一步注重从学生思考体系出发,把抽象的理论讲鲜活,挖掘案例支撑,把典型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深入阐述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核心要义。

现场还举行了赠书仪式。程爽向学校附属学正中学、听涛小学、文海凌云小学等6位中小学教师代表赠送由我校“八八战略”研究院策划的主题漫画图书《一张蓝图绘到底》等并作点评。

附属学正中学教师刘敬科、附属文海凌云小学教师蔡园婷分别作《融入课程铸魂育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学思政课的探索与实践》《大财经视角下小学少先队财经素养课程探索》教学经验汇报,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实践参考。

本次备课会既有政治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不仅明确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路径,更搭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的交流平台。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教学研究,创新教学实践,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铸魂育人的强大动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通讯员:刘远琳 编辑:车鹏 摄影: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