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恰逢建党97周年之际,我校“百名学子寻访百美乡村”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百余个村庄,通过开展参观考察、走访调研、学习体验等形式的实地观察学习活动,充分理解和把握国家深化改革的政策举措,温故改革开放40周年年来的历史性成就,积极为“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
“巧克力”的倪宅梦
近日,校团委赴金华“百名学子寻访百美乡村”实践团来到永康花街镇的倪宅村,走访了一位特别的“巧克力”书记。

倪宅村党支部书记倪成纲曾获省“千名好支书”称号,因为常年在外奔波忙碌,皮肤晒得黝黑,加上喜欢穿黑衣服,他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巧克力书记”。
倪成纲曾经是一名成功的商人,17年前,他回到村里参选人大代表,结果这一回来再也没离开过。在倪成纲的带领下,倪宅村全面发展,修建了集镇中心市场、新建办公楼、修缮祠堂等,集体经济发展迅速,还荣获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成了花街镇公认的“龙头村”。 村集体经济从2008年的不足5万元增长到40万元,人均纯收入从不足2000元增长到超1.3万元。
但倪成纲并没有满足于此。“现在倪宅的‘面子’已经很漂亮了,但村子实在太大,‘里子’还不够靓,我们要做到‘表里如一’。”倪成纲说。去年5月,倪宅村两委换届顺利完成,倪成纲再次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马上和村两委一起,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向背街小巷脏乱差“宣战”。短短一个月,全村清理出大量垃圾,存量违建和危房全部被拆除,街角里弄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实地走访,实践团还了解到,为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倪宅村积极发挥区域内“五星”党组织和优秀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达到“强班子、带队伍,抓产业、促发展”的效果。正是因为村里有着过硬的村级领导班子,倪宅村组织才能带领村民们打好这场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并在妇女创业增收、家庭文明建设、妇女维权、婚姻家庭指导服务、困难归女儿童关爱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花样”乡村——陇东村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财政税务学院“百名学子寻访百美乡村”实践团在毕岩智、骆勤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奔赴丽水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陇东村借“五水共治”之机,重修水渠,引进活水,形成河道宽敞、花草辉映、景色怡人的画面。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陇东村因地制宜,定位“恢复记忆,留住乡愁”的建设理念,进行了五墩古城墙城头、七道阊门的恢复,铺就青砖石子路,再现村口牌坊,绘制文化墙等等,使村庄在改造的同时也能保持原汁原味的童年记忆。
陇东村“美丽乡村”的建设从谋划到如今,都有着共产党员的示范与努力,村民有困难先找党员,正是党员这种奉献精神才打下了美丽乡村建设坚实的群众基础。陇东村每月都设有党员活动日,每日都随处可见党员义务劳动、扫地、拔草,“三会一课”没有一次落下,无论是结对帮扶还是卫生区块每个党员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整个村庄都有着党的气息,党建工作全覆盖。
通过亲身实践与考察,实践团深入乡村、进一步了解民情社情,对乡村治理与相关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也期待着美丽乡村更和谐、更稳定、更长远的发展。
访百个党员,听百个故事
近日,工商管理学院实践团在谢敏、周衍彤老师的带领下,赴衢州开展“百名学子寻百美乡村”实践活动。通过寻访百个党员,聆听百个故事,了解乡村发展现状。

下淤村让实践队员们印象深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下淤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旅游经济,逐步建立起了农家乐、烧烤园等产业。
村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层党员的辛勤付出。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叶永荣,担任承包组组长长达30年。他坚守基层岗位,兢兢业业落实党的政策,实实在在为人民谋利益。在任职期间,叶永荣带领农民开山种树,造福一方,在当地也十分受人尊敬。
走基层,访党员,学经验,工商管理学院党员寻访衢州百美乡村之旅还在路上。在衢州,实践团不仅看到了最美丽的乡村,听到了最动人的故事,也见到了最优秀的基层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