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财要闻

首页 > 浙财要闻 > 正文

本网讯 11月4日,由学校中亚研究院、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的“中亚研究”系列讲座第一讲在下沙校区举行。黑龙江大学外文学院(区域国别学院)执行院长、《中国区域国别学年鉴》主编、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战略学博士后吴承义教授受邀来校作题为“民族复兴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崛起”的专题报告。副校长郑亚莉出席讲座。

郑亚莉在致辞中对学校中亚研究院的发展建设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她指出,区域国别研究是国家战略决策、国际合作与风险应对的核心智力支撑;是学校构建特色学科体系,提升学术话语权与国际影响力,服务“国之大者”的重要路径。她强调,要通过举办“中亚研究”系列讲座,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探索新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指导产出具有学术原创性和实践运用意义的成果,深化中亚研究院这一省级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智库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报告中,吴承义系统梳理了区域国别学科的发展脉络。他提出,区域国别学的兴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紧密相连,呈现出“探索奠基”“拓展深化”与“跃升崛起”三个清晰的演进阶段,体现了大国崛起与学术繁荣之间的共生规律。结合新时代区域国别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具体表现,吴承义深入分析了其独特的价值及“中国范式”的内涵,强调区域国别学的“中国范式”应以民族复兴为根本动力,以交叉学科为组织形态,着力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有效服务国家战略。

本次讲座从宏观维度系统呈现了区域国别学科的“过去-现在-未来”发展图景,既深化了与会师生对该学科领域的认知与理解,也回应了时代课题和学术话题的关切,对于深化我校区域国别研究,增强战略服务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讲座结束后,吴承义还面向外国语学院师生,作了“高校外语教师如何做好智库研究”的专题分享。吴承义表示,智库研究是外语学科服务社会、转化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优秀的智库成果应着眼于前瞻预测与对策应对,确保信息来源可靠、立场正确,并保持文风简洁有力。他寄语与会师生,应胸怀远大抱负,坚守学术忠诚,坚定不移地走在科研道路上。

(通讯员:杨利芳 编辑:车鹏)